查看原文
其他

【文库】刘老石:走理想之路,过有意思生活

刘老石 乡村建设研究 2022-12-31

文章来源:当代文化研究网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967


发生在这里的很多事情一定会让年轻的大学生们感觉不可思议,也更会让研究教育的人振奋不已。是的,你可能在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很难看到这样的场景:

在任何一所大学你都可以看到的奢华、浮躁、气馁、郁闷和沉沦,在这里却一扫而光。和简单的环境、质朴的穿着相伴的是,这里的年轻人跑步、唱歌,每天都在读书和争论,他们高呼“为农民服务,为理想奋斗”。

这里的大学毕业生也同绝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家庭境况并不宽裕,甚至学校中还有贷款记录。但是和绝大多数普通的大学生不一样的是他们已不再把找工作当作人生的目的,他们甚至放弃了找工作,而自己就直接到农村最基层的村子里驻点,并且一呆就是一两年。他们的工资并不高,每个月也只有1000多元,有的甚至只有500元,仅够吃饭。

这里的青年人也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要交友、结婚、生子,他们也面临着住房、嫁妆的困扰。但是和几乎所有年轻人不同的是,他们在这里办起了青年人自己群体自助的公社,他们依靠合作来居住、娱乐、学习,他们创办了新幸福主义的集体婚礼让自己结得起婚,他们建立“三不问”账户来弥补花费不足,他们建立自己的互助基金来解决内部医疗和保险。

这里的青年人同这个国家中的绝大多数青年一样都来自普通的农家,他们的父母是烈日下耕作的农民,他们的母亲是勤劳节俭的农妇。但是他们和绝大多数青年人不同的是,他们决心为消灭农村贫困和农民的辛劳而努力,他们以此为理想,他们把这一切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他们口中听到的更多的就是“三农、正义和良知”。

他们和所有的学生一样也要读书、成长和寻找出路,但是他们和所有的大学生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在乡下、在田间、在工厂中读着自己的大学,他们每年有八个月的时间花在基层,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成长。他们也会回到这个院子里面来,但他们所谈的已经不再是漫无边际的道理,他们彻夜讨论的是如何拿出漂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教授说,这才是真正的大学;年轻人说,这是我们的圣地。

这里就是梁漱溟乡建中心——一个青年人的精神家园,你看到的这些年轻人就是人才计划培养的学员,就是这个精神家园的孩子。与其说这里是学校,在培养人才,还不如说这里是在造就一批新的年轻人,在创造一个新的时代。

从2000年开始,尖锐的三农问题督促着青年人必须有所作为。于是在一群富有良知的学者的推动下,各地开始了星星点点的大学生支农队,他们利用假期到农村支教、扶贫、推动组织建设和。几年的时间,仿若春风拂过,全国各地的众多的大学都开始了下乡运动。他们组成十人的小团队,到农村去调查,推动农村精神文化生长,协助农民成立合作组织。这些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大学生们成了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学最为瑰丽的篇章,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这些不怕吃苦、不图回报、踏实勤勉、胸怀三农的大学生们都应该获得最好的赞誉。

这种短期的支农在社会倡导和引发三农问题的关注上功不可没,但是想要解决农村发展根本问题,却一定要能够有制度和组织的创新,一定要解决农村这种创新发展的本土人才匮乏的问题。

于是,从2005年开始,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在五年的大学生支农的基础上创生:培养长期志愿者,从各个学校招募30名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农村发展人才来培养,这些学员每年有三次集中学习,每次20天左右,其余大量的时间就到农村基层的学习点中去,在村中度过。这种程序就叫做“理论学习——村中实践——理论深度交流——村中继续实践——汇报毕业”的“理论——实践轮回培养模式”,中间也安排了若干次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和外部交流的机会。

这个培养模式的特点是“一个成长,三个回归”,即青年成长是核心目标,手段是三个回归,即回归责任,回归实践,回归团体。具体而言有如下做法:1、学员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实践培养为主;2、实践研究和理论学习互相促进,知行相长。3、这个培养模式的培养基础是团队为单位的,注意培养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在团队中成长。4、最大的特点是以责任为导向的,把肩负责任作为所有学员的第一目标。

核心的问题是,这种成长是有指向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长,它是对整个人生,尤其是对整个民族的事业的承担,在关注社会和改造社会中成长,他们的前途和这个社会中许多普普通通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在读书和实践的交替冲击中成长,尤其是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价值体系;这种成长不是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更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安逸,而是把自己融化在整个群体中,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毫无疑问,这种做法的基本思路就是对现有整个教育价值体系和实施手段的彻底反叛,是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彻底批判。

现有的教育指向是个人成功的,教育理想是“美女、靚车、豪宅”,获得这一切的就是成功,在这种理念之下培养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几乎都是带有强烈的个人目标的,是为己的,哪个人说为了自己的发财以及幸福生活而奋斗是非常正常和受到赞赏的事情,但是如果哪个人说自己是为民族的、团体的,其实是很不正常的,非常令人猜测的。我们近二十年来的消极自由主义的教育、灌输的伟大成绩就是我们的知识精英已经几乎完全原子化了,完全个人主义了,消极自由主义原则已经浸入他们的骨髓。但是,我们这样一个民族,总是需要有千百万不在乎自己的得失安危的人,去勇敢承担民族和国家的使命,他们从哪里来呢?尤其是在如今整个世界局势和国内局势大格局已经重大逆转的时候,没有了大批去承担历史的人,我们的民族要走向哪里呢?

中国大学教育的极端表现是放弃了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天下为先、知行相长,反而自顾自利、闭门造车。我们的大学走向了一个极端,我们期待在大学象牙塔中的知识理论的教育达到人才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目的,我们把培养得像计算机一样的产品叫做人才。但是事实上,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甚至完全是相反的。二十年来教育的结果是,高分低能、智高手低,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属于考分高但是分析能力差,理论强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差的人,但是更大的麻烦还在于少数看起来还算做有能力有知识有实际操作的人却属于品格(社会责任)匮乏的人,他们更多的是在为自己的出路在奋斗。所以,这种教育培养的人是“双高双低”的人才,即“高智能、高技术”,而“低行动,低品格”。其中低品格是最大的麻烦。

如果不把人回放到真正的实践环境中怎么能够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呢?我们培养的人绝大部分是要回应中国世界工厂的这一要求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要普通的生产线中的操作技能人才,而不是高科技人才,这样这些人的实际操作技能就是必须的。实践是学习的第一要务,缺乏实践的学习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二十年来的市场经济的实践和个人主义谆谆教导,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我们终于发现,依靠个人的力量的自我奋斗解决不了问题,群体中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到群体中去,依靠集体的力量推动社会的改变。我们也终于发现其实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没有办法脱离群体而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把本来就属于社会一分子的人回归到群体状态,让青年们在群体生活中成长,为群体而存在,寻找个人和群体之间的最好的合适的结合点。在以群体基础上重新构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结合。

这种教育方式的基本原则是:让教育回归人,让人回归社会。

以个体为指向的人才培养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自由主义为主导的教育的基本原则,他的目标就是培养以个体为基础的所谓个性。但是九十年代以后,个性过度,个性演化成了自私自利。回过头来,我们发现,失去了群体的个人不仅仅无所作为,甚至反过来伤害整体生存。所以,让个性的个体重新回到群体,让个体和社会重新连为一体就成为必须。

让社会找到理想,让理想回归现实。

成长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概念,小孩子的成长是身体的长大,青年人的成长是知识能力的增长,更是个人的品性的养成。但是真正的成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大做强,其标准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对事业是否能够成熟的肩负。那么对于这个团队的成员而言,这种评定基础就决定了我们的评判标准不是看这个人个性是否成熟、能力是否足够,而只能是看一个人对待这种理想和信念的彻底性。一个优秀的青年人不应该属于自己,他理所当然属于整个社会。

九十年代,告别革命,同时也告别了理想。但是消极的逃避不能解决青年人的心灵的激荡,那些激荡的青年灵魂一定回去寻找属于他们的时代,属于他们的时代必然是满怀向往的理想时代。这种理想不应该仅存于个人的狭隘心房,而更应该是这个时代何去何从的使命。这种理想也不会是镜中美景,它是现实冲撞的真实回音。

让现实回归正义,让正义回归行动。

理想的坚定还仅仅是你整个信仰旅程的真正开始,不过是成长开端而已,那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信念无论怎么坚定如果不能够落实到行动上,都毫无用处。所以是否有行动成为检验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的一个标尺。古代的书生们往往是儒家信念最为坚定的人,但是这些人往往每天都在谈经论道,“平时袖手言心性”,却很难有实际行动,“临难一死报君王。”最后成为笑柄。坚定的信念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转化成物质的力量,就将成为混饭吃的骗术而已。

青年人之所以有未来,不仅仅在于理想,更在于他们能够为了理想可以花费不屈不挠的行动。而最为宝贵的东西恰在于这种带着理想色彩的行动。你可以嘲笑他们的幼稚和不自量力,但是你永远都会自愧于他们的充满道义的真诚行动。

让行动回归生活,让生活回归青春

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落实在行动上,在做中检验和实践理想实属不易。但是,行动并非有那么值得骄傲。检验一个人的理想是否真诚和彻底,并不是看一次行动,而是看经常,要经受日积月累的日常行动的考验。考验一个人是否真正的有修养最后看的是这个人能不能把信仰融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渗透到血液中去。值得追求的状态是,把这种偶尔为之的行动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习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在理想中去生活。当一种信念,当一种偶尔为之的行动已经变成为一种日常的习惯以后,当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理想信念中,一个真正纯粹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就造就了出来。

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可能很少谈及信念的坚定问题,但是却是每天都在为信念和理想奋斗;你也会很少看到他们夸夸其谈于理想,但是理想已经就在他们的日常行动中了,当你问及他们的理想甚至他们都会很愕然,不知道如何应答;他们做的事情未必惊天动地,但是他们会把非常平凡的事情做的很好很认真,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他们已经不在意自己的得失,他们认为自己的价值和生命都已经蕴藏在奋斗和奉献的群体中。理想信念和生命三者已经融为一体,难以分割。

一个优秀的成长的链条是这样四个步骤:犹疑徘徊——信念的坚定——付诸于行动——养成为一种生活和习惯。这样四步如果没有走完,就不会有真正理想的人生。

而一个优秀的青年的人生旅途应该是:走理想之路,过有意思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